行業集中度提高。隨著GMP、GSP、GAP、GLP等規范分別在醫藥工業、商業、中藥材種植、醫藥科研等領域的推廣實施,醫藥企業的整體素質和行業秩序明顯好轉,藥品質量也明顯提高。在醫藥生產、流通體制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,“多、小、散、亂”的行業狀態逐步得到改善,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,規?;?、集約化發展態勢明顯,現代醫藥流通模式初步確立,企業競爭方式轉向供應鏈、價值鏈競爭。
行業集中度提高。隨著GMP、GSP、GAP、GLP等規范分別在醫藥工業、商業、中藥材種植、醫藥科研等領域的推廣實施,醫藥企業的整體素質和行業秩序明顯好轉,藥品質量也明顯提高。在醫藥生產、流通體制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,“多、小、散、亂”的行業狀態逐步得到改善,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,規?;?、集約化發展態勢明顯,現代醫藥流通模式初步確立,企業競爭方式轉向供應鏈、價值鏈競爭。近年來,國家積極推行中藥行業GMP認證,同時鼓勵中藥企業進行兼并重組,這一舉錯淘汰了相當一部分劣勢企業,經過近幾年的重組,我國中藥企業數目已經大大減少,行業內也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,然而中藥行業上規模的大型龍頭企業仍為少數。?
大型企業已顯雛形。經過近幾年的調整和發展,中藥行業已慢慢開始形成新的格局,明顯呈現出產業集中度不斷增高的趨勢。規模大、現代化程度高的企業利用品牌、資金、技術以及政策上的優勢,抓緊兼并、重組和改造其他企業,使企業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?,F已形成“北有同仁堂,南有廣藥集團”的兩大強手局面,其次太極集團、匯仁集團、天津天士力、成都地奧、長沙九芝堂等也在不同的領域和區域各有所長。與西藥企業相比,中成藥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對產品的銷售有更大的拉動力。?
技術平臺建設不斷加強。目前,我國初步建立了技術較先進、與國際通行規范較為接軌的藥物創新體系雛型。國家對于新藥篩選中心、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(GLP)、國家重點實驗室、藥代動力學研究技術平臺、新制劑和新劑型研究技術平臺等給予了大力支持,逐步形成了國家創新體系,但是中藥的創新技術能力建設顯得不足,有待加強。